首頁 | 收藏本站 | 免費注冊|申請VIP會員|固定排名|廣告服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PLC | 電  機 | 變 頻 器 | 人機界面 | 運動伺服 | 控制傳動 | 自動化軟件
DCS | 傳感器 | 通信網絡 | 現場總線 | 數據采集 | 電氣開關 | 數傳測控
電源 | 嵌入式 | 儀器儀表 | 低壓電器 | 機器視覺 | 工業安全 | 工控機
模具 | 電線電纜 | 電子元件 | 成套設備 | 液壓氣動 | 制 冷
機床 | 電力能源 | 機械設備 | 石油化工 | 礦業冶金 | 水工業
物流 | 軌道交通 | 汽車電子 | 工程機械 | 輸 配 電 | 電 梯
產品 企業 新聞 文庫
下載 視頻 招聘 期刊 會展 培訓 庫存 論壇 訪談 維修  
熱詞:嵌入式 傳感器 電源 主板 工控機 PLC 人機界面 變頻器
供求首頁 所有供求 供應 維修 代理 合作 二手 求購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 供求首頁 >> 詳細信息

【供應】 Modbus TCP轉Modbus RTU的實現
公司名稱: 上海卓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產品規格:
產品數量:
價格說明:
有 效 期: 長期
在線咨詢 會員在線咨詢,免費獲取《電氣自動化簡訊》雙月刊
上海卓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李先生
辦公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漕寶路80號光大會展D座12層
郵  編: 200233
傳  真: 021-64325200
移動電話: 沒填
電  話: 021-64325189
E-MAIL: wzzlin@nankai.edu.cn
公司主頁:

詳細內容:
使用ZLSN2040、NETCOM2040實現Modbus TCP到Modbus RTU的轉化
    1.Modbus TCP與Modbus RTU
   
      Modbus是工業設備之間通信的標準協議。在儀器、儀表上用得更為普遍。不同的設備在遵守Modbus標準之后可以互相通信的目的。Modbus最初是使用串行鏈路的,例如RS232、RS485/422,隨著網絡的發展,后來又推出了Modbus TCP標準。串行鏈路的Modbus分為ASCII和RTU,其中RTU的傳輸效率高,用得比較多。所以這里基本上以Modbus RTU為例來介紹。
   
    2.Modbus TCP轉Modbus RTU
   
      隨著Modbus TCP和Mobus RTU兩協議的普及,設備越來越多,要實現Modbus TCP訪問Modbus RTU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加。Modbus TCP具有自身的優勢,因為其可以利用現有的網絡、internet等設施,而大批量的Modbus RTU設備已經存在。用一個統一的Modbus TCP客戶端軟件去訪問所有的Modbus設備,統一、集中式管理將大大提高系統的集成度。
   
      Modbus RTU的幀中包含有:地址幀、功能碼、數據、CRC校驗。而Modbus TCP數據包包含有:MBAP報文頭、功能碼、數據。必須實現這兩種格式的轉化。
   
    3.Modbus TCP轉Modbus RTU解決方案
     NETCOM2040和ZLSN2040可以實現Modbus TCP轉Modbus RTU,兩者功能類似,不過一個是成品一個是內嵌到用戶電路板的小型內嵌核心模塊,內嵌模塊可以減少用戶產品體積也有效降低成本。使用2040產品時:
   
      硬件連接上:
   
    將2040的串口和Modbus RTU設備連接,網口連接入網絡。此后Modbus TCP軟件即可通過訪問2040的IP地址(一般端口為502)來訪問Modbus RTU設備。
   
      在軟件上:
   
    1.首先確認該設備是支持Modbus TCP的2040產品。使用ZLVircom軟件,搜索并找到該設備后,進行設備編輯。確認“該設備支持功能”中的Modbus TCP轉RTU左邊的勾已經選上,表示該設備支持Modbus TCP轉RTU。
    2.轉化協議一項應該選擇為Modbus TCP,工作模式為TCP服務端,端口為502。


通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在線聯系該用戶:
關于:
需求意向:
* 驗證碼: 點擊可刷新
 
用戶: 密碼:  
如果您還不是中國電氣自動化網(41348.cn)的注冊用戶,立刻免費注冊

此信息未經核實,本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優先選擇VIP誠信企業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

客服專線:0898-68552405     媒體合作QQ:910167442
中國電子商務服務聯盟成員單位 瓊ICP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