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電力體制改革意見 市場化必然觸及電價問題 |
(發布日期:2006-11-6)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
![]() |
|
|
四年來,關于電力體制改革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
2002年4月,國務院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確定了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和總體規劃,業內稱之為“五號文”,成為中國電力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從“五號文”出臺至今,盡管改革一直在推進,但利益各方關于改革的路徑之爭一直存在。近段時間,圍繞國家電網公司推行的“特高壓”項目的爭論,一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的改革契機來得很及時。11月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在“十一五”期間,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
《意見》還明確了電力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一、抓緊處理廠網分開遺留問題,逐步推進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二、加快電力市場建設,著力構建符合國情的統一開放的電力市場體系,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電價機制,實行有利于節能環保的電價政策;三、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堅持政企分開,健全電力市場監管體制。
“在這五年內,能把這三項任務全部完成,我覺得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11月3日,林伯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林伯強曾擔任亞洲開發銀行主任能源經濟學家,在電監會與亞洲開發銀行合作的“中國電價戰略——電價形成與監管”研究項目中任負責人,對中國的能源問題,特別是電力改革問題有著深入研究。
作為現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的學者身份顯得更為超脫,在幾年來關于電力體制改革的爭論中,他以專業而中立的觀點著稱。
我不認為《意見》是保守的
《21世紀》:《意見》被原則通過之后,你是怎么看待的?
林伯強:有的人認為這個《意見》比較保守,我不是這樣認為,我認為《意見》是非常務實的,也是符合目前的背景和機制。如果在這五年內,能把這三項任務全部完成,我覺得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21世紀》:輸配分開之前一直爭議很大,這次好像并沒有在十一五期間給予明確。
林伯強:輸配分開是“五號文”里面明確的,但是并沒有確定時間表。輸配分開就涉及要將現有的國家電網進行拆分,而在十一五期間只是進行試點,就緩和了這個矛盾。
十一五期間走得太快的話,在目前的市場和機制上,沒有實質意義。在目前市場和其他機制都不充分的情況下,提出要拆什么,怎么拆,意義都不太大,因為沒辦法確定能提高效率。
《21世紀》:你認為現在的《意見》是否是一種折中的選擇?
林伯強:我認為不能這么看,國家在電力短缺剛剛過去的情況下,進行大動作是不可能的,哪怕有一點點不利于保證電力供應的可能性,國家都不會強力推進這個事情。這是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決定。
我想十一五規劃,應該是將十五期間遺留的問題,切切實實地解決掉,然后把區域電力市場實際運作起來,能做到這樣,就非常不錯了。提一些很超前的想法和計劃,如果做不到的話,根本沒有用。面面俱到,可能什么也做不成,但改革的試點可以做,因為如輸配分開,是遲早要做的。
市場化必然要觸及電價的問題
《21世紀》:《意見》中提出了“加快電力市場建設”,你怎么看?
林伯強:區域電力市場已經試運行那么長時間,必須完善實際運行起來,這還是在我期望之中,主要還是為十五掃尾。
《21世紀》:要解決市場問題,是否電價也要進行配套改革?
林伯強:思路是這樣的。要解決好電力市場的問題,就要相應解決電價問題,順著電力市場,還要解決電力項目審批的問題,你市場出來必須要有個價格,價格出來必須要有一個市場準入的問題。
《21世紀》:不進行輸配分開,能確定輸配電價嗎?
林伯強:輸配電價是電價里面很重要的一環。但是不輸配分開也是可以定的,這只是技術上的問題,定輸配電價和輸配分開沒有那么大的關系,就是把輸配的成本厘清之后,就可以定了。雖然可能成本核定的真實性上面有一些問題,但這個不是最主要的。
評論特高壓項目應該去具體測算
《21世紀》:很多人認為國家電網的壟斷是電力改革進展不快的原因,你怎么看?
林伯強:你沒有證據證明國家電網目前的壟斷是阻礙電力市場建立的主要矛盾,沒有人能說明這一點,盡管有的人是這么猜測的,但你現在無法從數據上證明這一點。電力市場沒起來,是因為缺電,缺電怎么談市場?
現在十一五期間,基本不缺電了,在這個時候,如果市場依然沒有建立起來,有可能國家電網這個矛盾就暴露出來了。我們不妨看看今后五年內市場能不能建立,如果建立起來了,就證明國家電網的壟斷問題不是一個嚴重問題。如果再建立不起來,那時再說國家電網壟斷是電力改革的主要障礙理由才更充分。
《21世紀》:電監會應該在電力體制改革中充當什么角色?
林伯強:電力市場當然是電監會來主導,這個是沒有疑問的,一直是電監會在推動。
《21世紀》:但是國家電網自己也成立了一個三級電力交易中心。
林伯強:國家電網公司自己來定交易規則,不一定獲得大家的承認,所以我覺得國網的這個三級電力交易中心意義不大。
《21世紀》:關于發改委和電監會的職責分配,你怎么看?
林伯強:這次《意見》里面提出了“健全電力市場監管體制”實際上是對這個問題的原則性描述。發改委還會掌握項目審批,這是中國的國情決定的,以后也會逐步剝離電價審批,但前提是通過市場,而不是移交給電監會。因為沒有理由證明電監會管項目準入和電價就一定比發改委好。電監會最重要的是監管,而不是管項目準入和電價審批。
《21世紀》:關于特高壓項目的爭議,你怎么看?
林伯強:我覺得特高壓的話,國家應該讓相對中立的機構進行一些評估,這個項目對中國今后有多大好處,壞處在哪里,成本多大,效益如何?但很遺憾,這樣的評估沒有。評論特高壓好壞的問題不能單單停留在理論上的考慮,應該具體去測算,輸煤和輸電的成本效率的對比,到底是用高壓、超高壓,還是特高壓都需要仔細的測算,才能下結論。
現在只有國家電網公司能拿出詳細的數據來論證,他要做這個項目,他當然愿意去推動。反對的聲音雖然多,但特別弱,是因為沒有過硬的東西來說服別人,當然數據基本上都是在國家電網公司手里,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