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本站 | 免費注冊 | 申請VIP會員 | 固定排名 | 廣告服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PLC | 電  機 | 變 頻 器 | 人機界面 | 運動伺服 | 控制傳動 | 自動化軟件
DCS | 傳感器 | 通信網絡 | 現場總線 | 數據采集 | 電氣開關 | 數傳測控
電源 | 嵌入式 | 儀器儀表 | 低壓電器 | 機器視覺 | 工業安全 | 工控機
模具 | 電線電纜 | 電子元件 | 成套設備 | 液壓氣動 | 制 冷
機床 | 電力能源 | 機械設備 | 石油化工 | 礦業冶金 | 水工業
物流 | 軌道交通 | 汽車電子 | 工程機械 | 輸 配 電 | 電 梯
產品 企業 供求 文庫
下載 視頻 招聘 期刊 會展 培訓 庫存 論壇 訪談 維修  
熱詞:嵌入式 傳感器 電源 主板 工控機 PLC 人機界面 變頻器
新聞首頁 行業動態 政策法規 企業新聞 最新展會 展會報道 企業紀實 風云人物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 新聞首頁 >> 行業動態 >> 詳細信息
傳感器產業未來格局分析
(發布日期:2006-11-3) 來源: //www.1718china.com
 

傳感器技術是現代科技的前沿技術,傳感器產業也是國內外公認的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技術產業,它以其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滲透能力強、市場前景廣等特點為世人矚目。
我國自動化方面的專家呼吁:目前復雜系統越來越復雜,自動化已經陷入低谷,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傳感技術的落后,一方面表現為傳感器在感知信息方面的落后;另一方面也表現為傳感器自身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方面的技術落后。
  分析儀器產業迫切需要新型傳感器。分析儀器是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無論在工業過程控制、設施農業、生物醫學、環境控制、食品安全乃至航空航天、國防工程等領域,均迫切需要各類新型傳感器作為信息攝取源的小型化、專用化、簡用化、家庭化(甚至個人化)的新一代分析儀器,實現更靈敏、更準確、更快速、更可靠地實時檢測,以迅速改變我國分析儀器的落后狀況。
  而技術推動是加速傳感器技術發展的保證和機遇。幾十年來,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促進了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未來10~20年,傳統硅技術將進入成熟期(預測為2014年~2017年)。屆時,直徑300mm硅晶片將大量用于生產,使得硅的低成本制造技術和硅的應用技術將得到空前的發展,這無疑將為研制生產微型傳感器、智能傳感器等新型傳感器提供技術保障。從總體發展看,傳統硅技術將一直延續到2047年(即晶體管發明100周年)才趨于飽和(即達到芯片特征尺寸的極限)和衰退。而當前微電子技術仍將依循“等縮比原理”和“摩爾定律”兩條基礎規律走下去,在盡力逼近傳統硅技術極限中,不斷擴展硅的跨學科橫向應用(如MEMS等)和突破“非穩態物理器件”(量子、分子器件),而上述微電子技術發展中的兩大方向正是當前乃至未來20年傳感器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同時,多學科、多種高新技術的交叉融合,推動了新一代傳感器的誕生與發展。例如:當前我國正在重點開發的MEMS(微電子與微機械的結合)、MOMES(MEMS與微光學的結合)、智能傳感器(MEMS與CPU、信息控制技術的結合)、生物化學傳感器(MEMS與生物技術、電化學的結合)等以及今后將大力開發的網絡化傳感器(MEMS網絡技術的結合)、納米傳感器(納米技術與傳感技術的結合)均是多學科、多種學科技術交叉融合的新一代傳感器。
  (1)傳感器產業化發展模式
  要加速形成從傳感器研究開發到大生產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走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的跨越式發展道路,使我國成為世界傳感器的生產大國。
  (2)傳感器產品結構向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產品品種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傾斜,尤其要填補“空白”品種。
  (3)企業生產規模(年生產能力)向規模經濟或適宜規模經濟發展。
  量大面廣的通用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億只計,一些中檔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產1000萬只(含以上)計;而一些高檔傳感器和專用傳感器的生產規模將以年產幾十萬只~幾百萬只計。
  (4)生產格局向專業化發展。
  專業化生產的內涵為:
  1.生產傳感器門類少而精;
  2.專門生產某一應用領域需要的某一類傳感器系列產品,以獲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3.各傳感器企業的專業化合作生產。
  (5)傳感器大生產技術向自動化發展。
  傳感器的門類、品種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異,決定了傳感器制造技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綜觀當前傳感器工藝線的概況,多數工藝已實現單機自動化,但距離生產過程全自動化尚存在諸多困難,有待今后廣泛采用CAD、CAM及先進的自動化裝備和工業機器人,予以突破。
  (6)企業的重點技術改造應加強從依賴引進技術向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的方向轉移。
  (7)企業經營要加快從國內市場為主向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相結合的國際化方向跨越發展。
  (8)企業結構將向“大、中、小并舉”、“集團化、專業化生產共存”的格局發展。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相關信息
· 施耐德電氣 Mario Haim:雙引擎驅動可持續未來,能源需求...
· 京東工業攜手“中國電器之都”...
· 2025新疆石油及化工工業博覽會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邀您共探...
· 全鏈能力領跑算力時代,維諦技術穩居精密空調、UPS、微模塊三大市...
· 施耐德電氣:以創新柔性直流技術助力新型配電系統建設...
· 施耐德電氣攜手意昂集團,以無六氟化硫中壓開關設備加速能源轉型...
   企業新聞 更多
· 皮爾磁:強強聯合,共話氫能安全...
· 皮爾磁:安全門系統進入“小而美”...
· 皮爾磁:為“功勛”壓機注入現代安...
· 皮爾磁攜手德爾格共話氫能生產與功...
· 皮爾磁:以市場為導向,定義安全自...
· 皮爾磁:讓工業燃燒器更加安全智能...
· 皮爾磁:當機械安全遇上工業信息安...
· 皮爾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臺能帶來...
   產品新聞 更多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急停按鈕PITestop...
· 皮爾磁:安全速度監控的全能戰士...
· 皮爾磁:一把“小門鎖”,輕松拿捏...
· 皮爾磁:安全與可持續性相輔相成...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模塊化安全繼電器功能升級...
· 皮爾磁:安全光幕的“人貨區分”功...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

客服專線:0898-68552405     媒體合作QQ:910167442
中國電子商務服務聯盟成員單位 瓊ICP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