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拐點出現電站鍋爐企業共商對策 |
(發布日期:2006-11-3) 來源:
《中國工業報》
|
![]() |
|
|
10月26日,武漢東湖岸邊一間不大的會議室中,聚集了全國電站鍋爐行業的各路諸侯。
會議室中的氣氛稍顯凝重,面對市場的下滑,近年來帶領企業取得快速發展的老總們顯然明白,此刻的企業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站鍋爐分會五屆二次理事(擴大)會議正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召開的。
行業“大躍進”
作為鍋爐分會的理事長,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韓建偉認為,近年來,我國電站鍋爐行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其一,產量大幅增長,行業產能快速提升。目前,整個行業的產能已經超過8000萬千瓦,不僅能滿足國內電力工業建設的需要,而且還進入了國際市場;其二,產業結構得到改善,產品水平大有提高。我國利用引進技術制造的30萬千瓦、60萬千瓦亞臨界機組已經實現批量生產,企業通過消化已能自主開發不同參數、不同功率、多品種的機組。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國產30萬、60萬千瓦亞臨界機組參數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與生產均進入成熟期。超臨界、超超臨界、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核心技術我國企業也已掌握,目前,大型機組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設計開發體系已經形成;其三,產品質量水平有所提高。發電設備質量改善后,電力可靠性指標大幅提高。
威脅接踵而至
成績固然可喜,不過企業大都認為,行業“大躍進”的機遇千年難逢。眼下,我國電力行業非理性“井噴”的帷幕已經緩緩落下,電站鍋爐市場拐點已經出現。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我國發電設備行業新一輪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已經開始登場,訂單減少、價格走低、產能放空、成本攀升等一個個新的威脅接踵而至。
對此,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陸燕蓀憂心忡忡:“這一輪發展企業的生產能力都上去了,如果出現惡性競爭,對我們將是致命的打擊。”
陸燕蓀指出,企業應該開展正當競爭,為行業發展建立一個和諧的外部環境。他認為,近年來,行業發展使得企業實力增強,目前正是企業調整內部結構優化的最佳時間。電站鍋爐企業不應再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舊路,而是通過對現有設備的改造,集中力量,自主創新,突破生產的薄弱環節,走專業化生產的道路。
市場仍有機遇
盡管市場形勢逼人,但韓建偉認為,企業如果適當調整自己,發電設備市場仍然大有可為。目前國際電力設備市場需求趨旺,與西方企業相比,中國電力設備制造企業具有成本優勢,如果能夠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同時也能延緩行業見頂的趨勢。
除此之外,我國電源結構調整、服務市場需求逐步增大及國務院出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若干意見》等都為電站鍋爐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韓建偉告訴記者,以大代小,以新換舊,需求增大已經成為我國電源建設的新發展趨勢,容量大、蒸汽參數高、環保性能好、技術水平高的燃煤電站鍋爐市場前景可觀。隨著“十五”期間電力事業的迅猛發展,我國電力裝機已突破5億千瓦大關,機組的檢修、服務需求也給電站鍋爐企業創造了機會。
如何才能抓住機遇?陸燕蓀強調,企業必須狠抓產品質量、重視研發工作。
目前,我國是世界公認的電站設備制造大國,但遠非設備出口強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背景下,市場競爭的焦點就是質量和品牌。整個行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下大力氣推進質量和品牌建設,共同培育和打造中國電站鍋爐品牌。
另外,在依靠引進技術來獲取核心技術變得越來越艱難的情況下,電站鍋爐制造企業必須苦練內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適應電力市場對高效、高參數、大容量、低排放(污染)發電設備的需求,最終取得企業發展的主動權。
記者了解到,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產品成本上升、電站鍋爐產品低價競銷等問題日益突出,電站鍋爐分會將建立一套“電站鍋爐行業基本價格體系”,為行業企業制訂有關產品價格提供參考,幫助行業健康發展。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