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業發展問題討論 |
(發布日期:2006-11-4) 來源: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
![]() |
|
|
最近,信息產業部發布了今年1-8月經濟運行情況。電子工業全行業銷售利潤率為3.3%,電子計算機制造業的銷售利潤率為2.1%,家用視聽設備制造業的銷售利潤率為1.8%,電子器件制造業的銷售利潤率為2.2%。電子工業的銷售利潤率低于全國工業的平均水平,比全國工業利潤率的5.9%低了2.6個百分點。怎樣面對電子工業發展的形勢,需要我們進行全面的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工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今天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支柱產業之一。2005年,我國電子工業的增加值達到7000多億元,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8.9%。1980年時,我國電子工業的總產值只有100.6億元,兩相比較,成績不可謂不大。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我國電子工業的發展是以裝配業為主導的擴張式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觀依據。一是我國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二是西方跨國公司和我國臺灣廠商的經濟轉移;三是所謂的國際分工,發達國家將低端技術(例如裝配技術)轉移到我國,他們將核心的高端技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因此,我以為不能因為利潤率低就簡單地貶低我們走過的道路和發展模式。利潤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我們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規模經濟,以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競爭。我國電子工業的規模擴張式的發展,為今后建設電子工業強國,奠定了很好的技術基礎,儲備了技術干部,增加了就業,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勞動后備大軍,這是不可低估的。
但是,我國電子工業在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由于歷史及多種多樣的原因,在核心技術方面沒有搞上去。迄今為止,我國沒有形成自己的計算機技術體系,沒有形成自己的軟件技術體系,沒有形成自己的微電子技術體系。我個人認為,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中國要建立強大的電子工業,必須建立以上三個技術體系。不建立自己的技術體系,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國電子工業的發展就沒有主動權,就要長期受制于人。從國家安全角度看,建立信息威懾力量已經同建立核威懾力量同等重要。不掌握核心技術,不形成信息技術優勢,我國的國家安全將難以保障。
我國計算機的年產量達到8000萬臺以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比。但從CPU到操作系統,從鍵盤到液晶顯示器,我國每年需要向國外跨國公司支付數額龐大的專利費、技術使用費并接受高額壟斷價格。以CPU為例,我國的市場一直為外商所壟斷,好一點的要400美元一塊,差一點的也要100多美元一塊,僅此一項就有近200多億美元裝進了國外跨國公司的腰包。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高達815.5億美元,其中高端產品占310.7億美元。進口集成電路消耗的外匯遠遠超過石油。
以電腦配件而論,因為競爭激烈,價格低廉一些,但我國多數廠商也只是給人家做勞動密集的低端加工。
在軟件方面,我國廠商選擇的多為人均年產值2萬美元左右的產品,或價值更低的外包軟件業務。國外跨國公司,如微軟由于壟斷價格,每個員工的平均年銷售額超過70萬美元。
沒有自己的CPU和操作系統,國家的信息安全難以得到保證。眾所周知,微軟操作系統藏有秘密后門,對世界各國都是一種威脅。美國人以安全為由,拒絕了聯想的16000臺PC訂單。聯想PC只不過是硬件組裝,所有會藏有秘密后門的核心軟件都是微軟所提供的。如果說美國人感受到有潛在的安全隱患,那中國人就應該感受到更為嚴重的問題。
從國際范圍觀察,我國電子工業利潤率低的最根本原因是,跨國公司通過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把大部分的利潤拿走了,留給我們的只有那一點在裝配中完成的增值利潤。正是在這樣的產品利潤分配鏈中,我國電子工業被跨國公司“邊緣化”。電子工業是一個高技術工業,但目前我們所做的工作,很大的部分并不是高技術。
在冷靜地觀察和分析之后,一方面我們不要妄自菲薄,否定我國電子工業的巨大發展和巨大成就;一方面一定要看到我國已經到了必須掌握核心技術的時候,再不下定決心搞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就會奪我們的命!
編者按:
電子工業屬于高技術工業,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在國家大力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今天,如何發展電子工業,使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子工業強國,關系到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成敗,也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本版從本期開始,特邀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張復良,就電子工業發展的若干問題發表觀點和看法。“電子工業發展問題討論”共10篇,敬請關注。2005年,我國電子工業的增加值達到7000多億元,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8.9%。1980年時,我國電子工業的總產值只有100.6億元,兩相比較,成績不可謂不大。但迄今為止,我國沒有形成自己的計算機技術體系,沒有形成自己的軟件技術體系,沒有形成自己的微電子技術體系。再不下定決心搞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就會奪我們的命!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