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股市下跌主動力探明 五股造成300指數近三成跌幅
|
(發布日期:2008-2-15 9:28:34) 來源:證券之星 |
![]() |
|
大盤股是1月股市下跌的主動力
進入2008年1月份,各種復雜因素交織使得國內A股市場難覓新春的喜慶。在去年12月反彈過后,今年1月份A股市場先揚后抑,月線再拉長陰,大盤股依然是市場下跌的主動力,連續幾個月落后市場的金融地產行業繼續領跌,尤其是保險類股票跌幅均居市場前列。
主要指數均大跌
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和上海證券報聯合推出的《中證指數1月份月度報告》(報告全文見A8)顯示,1月份上證綜指和深 證成指的跌幅分別高達16.69%和10.41%。滬深300指數同樣先揚后抑,在1月14日達到最高點5756.92點,隨后就掉頭向下一路回落至最低點4606.14點,報收于4620.40點,較去年12月底下跌717.87點,跌幅13.45%,是滬深300指數發布以來的第二大單月跌幅。兩市A股1月份共成交42463億元,日均成交1930億元,比上月增加39.06%。
報告認為,次級債危機再度影響全球資本市場,投資者對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前景普遍擔憂,國際各主要股指持續震蕩走低,2月份即將陸續開始的巨額"大小非"解禁以及面臨的巨額融資使市場資金吃緊,國內宏觀調控政策不斷升級,市場各方對于政策面的敏感性越來越強。這些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A股市場新年首月即遭遇"寒流"。
大盤指數下跌最多
數據顯示,在中證規模指數系列中,大盤指數中證100下跌最多,跌幅為16.03%,中盤指數中證200跌幅為7.18%,小盤指數中證500跌幅為5.74%,顯示大盤股是市場本輪下跌主要的做空動力,小盤指數表現連續超越大盤股指數。從價值、成長指數表現看,滬深300成長指數與滬深300價值指數的漲跌幅度基本一致,分別下跌16.00%與15.87%,說明在1月份市場上成長與價值的風格特征并不明顯。
從成交情況看,中證100、中證200和中證500等指數樣本日均成交金額分別為648.68億元、449.54億元和526.36億元,分別比上月份增加64.88%、66.58%和62.78%,顯示市場交易比上月活躍了許多。
信息技術行業較抗跌
從行業特征看,上月全線飄紅的滬深300行業指數在新年第一個月悉數翻綠。受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行業龍頭深幅下挫的影響,滬深300能源指數在所有行業指數中下跌最多,跌幅達到17.31%。連續幾個月落后市場的金融地產行業也是1月份市場下跌的重災區,特別是保險類股票跌幅均居市場前列,在1月份滬深300金融地產指數下跌了16.27%,跌幅僅次于能源行業。另外,公用事業行業的跌幅也達到了16.21%,居第三位。
上月表現出色的電信業務行業及以小盤股為主的信息技術行業表現十分抗跌,滬深300電信業務指數是下跌最少的行業,跌幅僅為1.13%,滬深300信息技術指數跌幅為5.54%。1月份跌幅在10%以下的還有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與可選消費指數,跌幅分別為7.83%與9.03%。
五只股造成300指數近三成跌幅
今年1月份,滬深300指數跌幅達13.45%,下跌點數多達717.87點,不過個股表現依然冷暖不均,其中5只權重個股貢獻了近三成跌幅。
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1月份對滬深300指數貢獻度最大的個股是中國石化,貢獻度為8.65%,中信證券、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及中國神華分列第二至第五位,貢獻度分別為7.06%、4.37%、3.71%和3.43%,這五只股票累計貢獻度為27.21%。
數據還顯示,盡管1月 份指數跌幅不小,但個股也并非全盤皆墨。滬深300指數樣本股有244只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占全部樣本數量的比例為81.33%,上漲的股票有54只,占18%,另有兩只股票平盤。其中,漲幅最高的是許繼電氣,月漲幅達到38.52%,金牛能源、華發股份、北大荒、大同煤業等4只股票的漲幅也超過20%。而在跌幅前10的滬深300樣本股中,有三只航空類股票和兩只保險類股票。其中上海航空下跌了34.52%,在跌幅榜中居第一位,東方航空與南方航空分別下跌了30.81%與28.20%,分列第四、第五位。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等兩只保險股跌幅均為32%,在跌幅榜中分列第二與第三位。
從對滬深300指數的貢獻度看,權重最大的金融地產行業對指數下跌貢獻最多,貢獻度達到34.76%,在所有10個行業中居第一位,工業行業與能源行業的貢獻度分居第二位與第三位,分別為16.44%與15.78%。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