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底,各種各樣的論壇就多了起來,最近連續參加了幾個論壇,發現很多的與會發言者都在大談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而且將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還用十七大的報告做了很多的佐證。無論提法如何,這些要求企業擔負起的社會責任的核心都幾乎一致,就是要求企業家能多為弱勢群體著想,多資助一些為弱勢群體服務的機構,而且,大家也都在引用比爾·蓋茨先生的善舉為例,讓我們的企業家學習。
當(dang)然,這樣(yang)的呼(hu)吁很早就有了,我為什么今天想起來寫這么個(ge)題目(mu)呢?因為前些(xie)年發言呼(hu)吁的人(ren)士多為公益事(shi)業(ye)機(ji)構的負(fu)責人(ren),這些(xie)同志(zhi)出于推(tui)進社會(hui)公益事(shi)業(ye)之(zhi)心(xin),呼(hu)吁大家支(zhi)持幫忙(mang)是很正(zheng)常的。
而今天(tian),大講(jiang)企(qi)業(ye)(ye)家社會(hui)責任的(de)主體已經成為我們(men)企(qi)業(ye)(ye)家行列中的(de)人了,以至于(yu),今天(tian)的(de)觀念,今天(tian)的(de)輿論,如果哪(na)個企(qi)業(ye)(ye)家不(bu)將自己的(de)社會(hui)責任定位(wei)于(yu)資助弱勢群體組織(zhi)就是(shi)沒(mei)良心,這是(shi)我今天(tian)感到(dao)必(bi)須反問的(de)原(yuan)因。
我不在這里評價哪些機構是真正為弱勢群體服務的,哪些機構的效率是高的,我先假定所有這些機構都是誠實、高效地在造福于弱勢群體。在這一前提之下,我認為,我們企業家的主要社會責任也并不是資助弱勢群體。我們社會對企業家的評價也不應該在善舉方面過多地渲染。在企業家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一點修路架橋之事未嘗不可,但這純屬自愿,不值得大叫大嚷。
公益僅僅是企業家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而且也應該是錦上添花的一部分,是企業家在實踐了基礎的社會責任之后精神境界升華的一部分。企業家最主要的社會責任應該是按照國際標準辦好他的企業,按照國家的規定承擔起他的責任。為社會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為國家創造稅收,提供完善的員工福利,替政府解決就業問題。
通常我們認為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包括“經濟、法律、倫理、公益”四個方面,但就中國目前的現實來看,大多數的企業和企業家還僅僅滿足了前兩個層次的社會責任,就是創造經濟效益,遵守國家法律。而在“重倫理”和“行公益”方面還很欠缺,我不否認我們目前有很多優秀甚至是偉大的企業家已經將自己的社會責任實現到了“行公益”這一最高層次,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企業,眾多的企業家還只是把公益事業作為一個噱頭,一種表面文章來做,目的只是為了宣傳個人或者宣傳企業。
所以,如果輿論繼續煽動大眾,誤導眾多的企業家,對我們社會的發展是不利的。我們做企業的人,應該深刻地認識到國家和自己的真實情況,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的企業做好,為社會創造效益,為員工謀福利,當然,也要在自己心靈真正認識到的情況下為社會公益貢獻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