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戰略思維到戰略規劃
|
(發布日期:2007-10-10 9:20:18) 來源: |
![]() |
|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命運是由習慣和思想決定的,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決定什么樣的命運。 由戰略思維到戰略規劃 杰克.韋爾奇曾說過:“掌握自己的命運,否則將被別人控制。”同樣,企業沒有戰略,前途只有滅亡! 在企業的日常工作中,經常可以看到企業領導每天都忙于解決內部的資金、人事、營銷、產品等問題,為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貨往哪里銷?資金往哪里投?而頭痛;公司老總也忙于解決下屬企業的各種問題,忙的不亦樂乎。很多人都會問——“如果企業領導不解決問題,那他做什么?”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符合邏輯,但從企業長遠發展看,如果領導人天天都陷于具體問題中,有可能會將企業引入歧途。其實,企業在發展中,是要克服阻力、解決問題,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缺乏長遠規劃,問題的解決就有可能缺乏全局導向,導致局部的進步偏離整體目標,甚至破壞整體目標。 在筆者所服務的企業中,人力資源部門與技術部門一直在為鼓勵創新而絞盡腦汁,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計劃、指令和方案,但是恰恰沒有進行戰略規劃。在繁雜的項目文件中,事無巨細地解釋了各種程序、目標、方法和完成計劃的截止日期,惟獨沒有關于變革和創新會把企業帶向何方的清楚明確和引人入勝的闡述。為此,筆者曾專門與部分中層領導進行過討論,令人失望的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此感到困惑不解,或認為與自己毫不相干。筆者不得不承認,程序和形式上的改變并沒有把人們有機地組織起來,激發他們的變革熱情,事實上,它可能恰恰起了副作用。由此筆者認識到,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企業創新和變革的努力就很容易在一大堆混亂且自我矛盾的項目中煙消云散。 戰略涉及到全局性,戰略錯了以后沒有回旋的余地,一招不慎全盤皆輸。吳邦國副總理曾說過:我們國家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戰略決策的失誤。企業中決策錯誤的話,執行力度越大,領導能力越強,決策錯誤帶來影響越大,這個浪費是不可挽回的,這個浪費比其它浪費大的多。而理念(觀念)的錯誤更勝于決策的錯誤。正是理念的錯誤導致了決策的錯誤,造成戰略的失誤,故此戰略問題對企業來講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戰略決策為什么會失誤?筆者認為這恰恰是我們經常混淆企業的戰略目的,認為建立戰略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這并不是真正的企業的戰略。企業戰略是給你建立起一個非常獨特的競爭力的定位。這是目前很多公司比較缺乏的能力。一些企業通過與咨詢公司的合作,已基本上達到了改善運營水平,與國際接軌的目標。對于它們來說,下一步要趕超國際企業,光靠內部改善是不行的,而需要在戰略上突破原先的思維框架,建立起全新的競爭戰略。 成功的戰略管理是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合乎邏輯的方法。進行戰略管理不能保證企業經營一定成功,但不進行戰略管理,企業功能一定會失調,導致最終失敗。因此,我們首先要對企業戰略管理的過程進行深入了解,第一步就是要確立戰略意識,企業中的領導層應有思考問題和危機的習慣;第二步是對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要建立經濟環境變化監測、追蹤系統,不斷地感應外部的變化;第三步是確定方向,及時將異常變化送到決策系統去處理,并給出合理的對策;第四步才是方案的制定和選擇;最后一步是最為關鍵的戰略實施與控制,在變化中不斷調整發展戰略,保持健康的發展活力,并將這種活力轉變成慣性,通過有效的戰略不斷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不斷獲得并持續強化競爭優勢,構筑企業成功的根基。 企業在制定和規劃戰略時,不僅要規劃出未來發展的遠景,更要制定出具體的經過深層次研究的實施方案。方案中設定具體的步驟,要詳盡分析應該怎么做?改變意味著什么?對公司的影響是什么? 戰略規劃來源于戰略思維,戰略思維是最高的管理智慧,沒有戰略性思維,就不可能帶來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韋爾奇之所以能領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持續成長,經久不衰,其關鍵就在于其卓越的戰略思維。企業當前最需要解決的是改變觀念,解決思路的問題,因為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活路。 IBM企業文化里面有一條,大家應該不斷在自己的崗位上尋找比原來做得更好的辦法。一點一滴不斷在日常工作的改進中間,最后由量變到質變,實現創新。而且應該讓大家把創新看成是一種機遇,把改革看成是一種機遇,而不是摸著石頭過河。目前,各級政府都把創新提得很高,他們包括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筆者覺得所有這些創新歸根到底還是你的戰略思想的創新,這是根本。如果說你在戰略的高度,你的思想方式上面沒有創新的話,只會按照原路走的話走不出來。 沒有戰略思維就沒有成功的戰略規劃,戰略思維解決的是如何將公司各個部分的決策和行動編織成一個統一的、協和的整體。如果公司缺乏戰略思維,就會犯諸如下面的一些錯誤:在有單一產品時想不到與多產品的協調;有單一企業時想不到與多個企業的協調;有生產與銷售時想不到與研發的協調;有國內市場規則時想不到與國際市場規則的協調;有規劃時想不到與實施的協調;有現在的能力時想不到與將來能力的協調;有成功時想不到與機制的協調等等。所以,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搞清楚我是誰?到哪去?如何去?的問題,加強協調力度,這就是公司戰略思維的問題。沒有搞明白上面的三個問題,就會缺乏戰略思維的管理。 進行戰略思維的直接基礎是公司發展目標定位,根據目標要求去協調各個部分的行動。其間接基礎是環境的變化和公司的實力。環境的變化(比如中國加入WTO)是不可控的外部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