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08年策略:戰略投資航天航空
|
(發布日期:2008-1-8 16:42:42) 來源:中財網 |
![]() |
|
投資要點: 軍工行業作為一個國家長期的重點投入行業,聚集了一個國家最尖端的人才和技術,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是最先應用在軍事領域,一旦轉為民用,則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航空航天工程牽扯面廣、產業鏈長、附加值高。 "十一五"規劃發展航天航空..政策導向催化軍工整合--《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實施暫行辦法》..國際軍工巨頭通過并購重組整合產業、加速發展。 航空--軍轉民的第一步,能否打造中國的波音? 航天--值得期待 一、軍工--值得關注 軍工行業作為一個國家長期的重點投入行業,聚集了一個國家最尖端的人才和技術,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是最先應用在軍事領域,一旦轉為民用,則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在利用軍工科研投入帶動經濟增長方面,美國有不少成功的例子。美國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關鍵的技術系統,幾乎都是在軍事需求帶動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核工業是在當年發展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下啟動的。 航天技術是在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推動下發展起來的。 計算機產業、信息產業是在當年需要計算導彈軌跡而發展起來的。 今天的因特網也是源于美國國防部原來為了抵御核進攻建立的Arpanet網。 今天的"GPS",正是美國部署"星球大戰"計劃而開發的全球定位系統,當然中國也不乏國防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實例。當年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為后來秦山、大亞灣兩座核電站的并網發電奠定了技術基礎。 二、航天航空--軍事的命脈 航空航天工程牽扯面廣、產業鏈長、附加值高。 二戰結束后軍用飛機的單價直線上升,二戰中生產一輛虎式坦克的工時相當于生產兩架Me109戰斗機,今天像M1A2SEP這樣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主戰坦克價格尚在1000萬美元以下,采購量屢次削減的F-22若攤上研發費用單價將超過2億美元,而研制伊始就立足于降低采購成本的第四代戰斗機F-35,其單價樂觀估計仍會高達4500萬-6000萬美元。克虜伯和法本德國兩大軍事工業壟斷企業,在紐倫堡審判中被認定對戰爭負有責任,并在戰后被盟軍當局強行重組。克虜伯是老牌鋼鐵、造船和槍炮企業,法本則是當時德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化學工業康采恩。而到了今天,航空航天企業牢牢掌控著軍事工業的命脈,這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尤其是美國軍事工業。 三、中國的航天航空產業規劃 1.國防科工委的"十一五"規劃 具體的奮斗目標是:提高高新技術武器裝備供給能力。科研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研制周期明顯縮短,效費比明顯提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國防專利數量大幅增長;提高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發展能力。軍民結合產品占民品產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全行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30點以上;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四個機制",規范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科研院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基本形成適應武器裝備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體制新機制;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能打硬仗的隊伍。人才結構得到顯著優化,人才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健全。 3.政策導向催化軍工整合--《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實施暫行辦法》 近日,國防科工委制定出臺了《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實施暫行辦法》和《中介機構參與軍工企事業單位改制上市管理暫行規定》。根據辦法,政府鼓勵境內資本(指內資資本)以及有條件的允許外資參與軍工企業改制。尤其是允許國有控股的境內上市公司可以對國有控股的軍工企業實施整體或部分收購、重組,將對我國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帶來深刻的影響。 (1)軍工企業分類改制,國有控股企業可在境內資本市場融資 根據《暫行辦法》,軍工企業按照國有獨資(或國有全資)、國有絕對控股、國有相對控股、國有參股(含國有股全部退出)等四種類型實施改制。其中,國有獨資的軍工企業,應改制為一個或一個以上國有企業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鼓勵兩個及兩個以上軍工集團公司(或其他國有企業)對其共同持股;國有絕對控股的軍工企業,鼓勵境內資本參與其改制,可以在境內資本市場融資;國有相對控股的軍工企業,鼓勵境內資本以及有條件的允許外資參與其改制,可以在境內資本市場融資,經批準可以到境外資本市場融資;國有參股的軍工企業,鼓勵采取多種形式、引入境內外資本參與其改制。 《暫行辦法》規定,軍工企業中的通用設備設施、非主業資產等,剝離出來后允許進行多種形式的改制。并且,鼓勵軍工企業之間或與其他企事業單位結合專業化重組進行改制。 (2)國有控股境內上市公司可收購重組軍企 根據《暫行辦法》規定,經國防科工委批準,國有控股的境內上市公司可以對國有控股的軍工企業實施整體或部分收購、重組。但是,上述收購、重組行為必須受到國防科工委的監管。同時,軍工企業整體或部分改制上市,及以其他方式進入上市公司的,還須編制軍工企業上市框架方案。 《暫行辦法》規定,軍工企業上市框架方案具體包括:公司上市的必要性和作用;上市的主要原則和目標;上市的基本情況;涉及的軍品任務、軍品科研生產能力、軍工設備設施、技術和人員等情況;上市過程及上市后需要對外披露信息、豁免披露信息的事項;上市后的各項保軍措施等。 同時,改制后企業承制軍品的道路已經"鋪平",只須在公司章程中設定特別條款。具體包括,接受國家軍品訂貨,并保證國家軍品科研生產任務按規定的進度、質量和數量等要求順利完成等。 上市公司還須在章程中設定,"如發生重大收購行為,收購方獨立或與其他一致行動人合并持有上市公司5%(含)以上股份時,收購方應向國防科工委申報。未予申報的,其超出5%以上的股份,在軍品合同執行期內沒有表決權。" 四、國際軍工巨頭的發展經驗 1.洛克希德?馬丁(LMT) 洛克希德?馬丁(LMT)是美國最大的綜合性武器制造商,一直以軍品聞名于世,但90年代后期以來,為了化解軍品比重過大的風險,公司通過大量的并購,使民品份額逐步從2000年的15%成長到32%以上,民品為整個公司的成長注入新的活力。搖錢術:分層遞進選股法 進入21世紀后LMT結合自身優勢,把IT領域作為其民品的主要發展方向。 2002年LMT并購了OAO,開始進入IT技術服務領域。 2003年并購ACS,在于繼續擴大公司在IT領域實力。同時收購orincon主要是看重其在防務與IT方面的技術能力,以增強C4ISR的業務能力與發展機會。 2004年公司剝離New skies、comsat general等衛星服務公司,主要在于這些企業已不符合公司戰略與財務要求。 2005年3月購并Sytex,主要是看中其IT解決方案,擴大民品范圍,增強系統集成能力。為了進入全球第二大的軍事市場,同年公司并購了兩家英國公司STASYS及INSYS,這兩家公司在網絡通信方面有著不錯的技術。 2006年并購Coherent公司主要是看中其在激光制導方面的技術實力。為了取得在RFID領域內的技術與專利。收購了SaviTechnology公司。 2.波音(BA) 作為LMT競爭對手,波音(BA)和LMT殊途同歸。BA一直以民用飛機的生產為主,軍品僅占15%左右。由于民用航空市場的波動較大,波音一直希望擴大其在軍用市場的份額。冷戰結束后,軍品市場的衰退,給波音利用其在民用市場的優勢來收購軍用業務創造了良機。 1996年,波音通過增發8.6億元美元的普通股,合并Rockwell的航空與防務部門,收購彌補了公司在軍品上的薄弱,使得BA向又邁進一步,而Rockwell則期望專注于自動化、半導體等業務。 1997年,BA以每股麥道獲得0.65股波音股票,換股的方式收購美國軍用航空巨頭麥道。麥道公司業務中軍品占比在85%以上,而波音民品占比在85%。并購是波音在擴大軍品的重要一步。 1998年,由于民用航空業逐漸衰退和空客的崛起,BA專注于消化麥道和擴大軍品業務,使得公司在行業的波動中維持了穩健的成長。 2006年,由于民用市場的復蘇和新興的業務的需要,公司通過并購,重新加快了在民用市場的擴張步伐。波音以17億美元,溢價27%,收購航空零部件及服務供應商Aviall,使公司擴大了在蘊含著巨大商機的航空服務市場的份額。 3.國際軍工巨頭LMT和波音目前如此強大主要經驗: 每當行業出現爆發性增長時期,都能努力抓住歷史機遇,通過各種手段來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迅速把企業做大做強; 軍民結合。由于軍品的周期性較強,因此在獲得軍品超額利潤的同時,通過做大民品,一方面可以成分利用自身優勢,另一方面可以規避單一市場風險并可充分分享兩個市場的成長; 通過并購重組整合產業、加速發展。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加強自身比較薄弱的領域時,軍工巨頭一般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從而迅速達成戰略目標。 五、航空--軍轉民的第一步,能否打造中國的波音? 1.中國航空軍工集團簡介 中國航空工業包括兩大主力軍,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他們承擔了軍用飛機、民用飛機和航空發動機、機載設備、武器火控系統的研制生產與銷售。目前,一航所屬企業主要研制戰斗機、轟炸機和運輸機;二航所屬企業主要研制攻擊機、直升機和運輸機。 (1)一航:中國一航在借助資本市場促進自身發展方面一直走在各大軍工集團的前列。從近期一航的規劃來看,它正在謀求從單純的實業經營向實業經營和資本運作并舉轉變。根據一航集團公布的目標,到2010年末期,計劃實現總收入1500億元,爭取進入世界500強;基本形成10大業務板塊,即防務、民機、動力、航電、機電、金融、重機、汽車、地產酒店、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