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半導體支出(chu)長勢強勁,美國霸(ba)主(zhu)地位仍(reng)不(bu)可動搖 |
(發布日期:2006-10-25) 來源:
|
![]() |
|
|
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最新發表的數據,由于在電子設備設計方面占有主導地位,美國仍然是對半導體支出影響最大的國家,但中國和印度的影響力上升迅速。據iSuppli的數據,預計2006年美國的電子系統設計將推動34.9%的全球半導體采購,影響當年621億美元的芯片銷售額。iSuppli表示,這比2005年的583億美元上升了6.6%。
iSuppli表示,其DIT報告闡釋了對全球172家OEM按照半導體美元購買力所評估的設計影響,代表了全球芯片市場的75%。數據來自于9種主要的應用市場:電腦,電腦外設,消費,無線,有線,汽車,工業,醫療與軍事/航空。數據還按30個半導體器件類別和41個國家進行分類。
“美國是電子設計大國,但傾向于把實際的制造業務外包給其它國家,這種對比非常強烈。” iSuppli的OEM支出分析師Min-Sun Moon表示。“雖然美國電子設備的實際生產在下降,但該國影響半導體支出的設計活動仍呈上升之勢。”
Moon表示,2006年美國設計活動引發的芯片采購占全球半導體支出的比例將低于2005年的35.2%。預計2006年日本將排在第二位,它的設計活動將創造全球芯片銷售額的24.9%,臺灣地區將以8.6%的比例排在第三位。
iSuppli表示,中國電子設計引起的半導體采購活動保持快速增長,正在逼近美國和其它領先國家。據iSuppli的地區設計影響力工具(DIT)提供的數據,預計2006年中國/香港將在半導體支出影響力排名前10的國家和地區中取得最快的增長速度。2006年中國/香港的電子設計活動將影響6.5%的全球半導體采購活動,高于2005年的5.6%。iSuppli表示,今年中國將超過德國和韓國,成為對電子設計引起的半導體支出影響力第四大的國家。
iSuppli表示,中國對半導體支出的影響力上升,是受電腦設計領域的廣泛活動所推動。廠商日益把業務從西歐向中國轉移,促進了中國在該領域中的活動。“電子產品設計直接導致設備生產,進而刺激半導體采購。”Moon表示。”從事PC、手機和電視等電子設備設計的廠商,也負責確定所開發的產品使用什么具體芯片。因此,這些廠商和它們開展業務所在的國家對全球半導體支出有重大影響。”
據iSuppli消息,雖然在對半導體支出影響最大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中,預計中國將在設計推動的半導體支出方面取得最大增長,但印度的增長速度將超過所有國家。iSuppli表示,印度的電子設計對半導體支出的影響力,通常集中在無線產品方面,2006年該國的影響力將增長76%,超過波蘭和斯洛伐克等影響力快速增長的國家。波蘭和斯洛伐克的影響力將分別上升60%和53%。
--摘(zhai)自《廣東電子商貿網》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